日前,江苏常州一小区内,涉嫌行贿的嫌疑人李某被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侦查人员依法传唤。当他坐上警车的那一刻起,他的呼吸、脉搏、心跳等生命体征数据立刻在同车执行法警的手机上显示出来。同时,这些生命体征和现场高清视频实时传送回市检察院指挥中心,警务处处长李昭元在办公室内即可对押解过程一路跟踪。
李昭元介绍,李某是常州首个接受“物联网+警务”这一创新成果的嫌疑人,将一直延续至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。2017年初,常州市检察院建成“物联网+警务”系统,打造合成安全警务,以信息化助推科技强警之路。
为何要将“物联网”技术应用于警务工作?
首先是为了安全,“全国检察机关办案事故发生在司法警察看管环节的约占55%,疾病猝死占首位,主要是因为执行法警对‘对象’的潜在疾病缺乏预先掌握和动态生命体征数据支撑。”李昭元说。
安全和执行力是评价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履职能力和效果的标准,以往的警务安全保障主要采用人工方式,科技含量低、保障能力差。而通过引入“物联网”技术,创新工作模式,从而最大限度的压降法警执行任务时的安全事故。
保障安全体现在“物联网+警务”系统的“终端”——一人一车一档案。嫌疑人李某乘坐的警车接入了实时隐蔽式生命体征采集技术,在法警执行任务过程中,通过客观、量化、隐蔽、实时、动态的方式,在李某完全无感的情况下采集其生命体征,加上移动千里眼视频同步整合,再通过该院无线专网,实现李某的生命体征和现场高清视频实时传送。执法过程结束后,系统将数据整合打包,形成李某的专属数据档案,方便随时调取。
此外,常州检察机关还联合常州移动通讯公司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共同开展项目论证、研发及升级工作,案件全周期的数据均实时传送到分管领导、法警部门负责人、执行法警、专业医生手机上,相关人员实时作出专业预判,为办案提供强有力保障。以李某为例,如果李某在押解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,急救医生将第一时间组织救助工作,实现现场急救+组织协调+专业指导+急救中心的超高速绿色通道,整个过程比拨打120急救电话还快。
“常检云”是常州检察院建立的全市共享的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平台。“物联网+警务”系统纳入“常检云”,融入近百万条的数据,为侦查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分析支点。该技术手段将所有嫌疑人的信息都打包成档案融入大数据,侦查人员可以将不同的人进行交叉比对,形成归类分析报告,对处理新的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。
常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葛志军表示,以科技强警为牵引,将“物联网”技术应用于警务工作,及时回应了信息化时代对全面提升警务安全的新要求。
(来源:最高人民检察院)